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第五批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名單,阿壩州岷江國有林保護局全資子公司四川岷江物流有限公司名列其中,為阿壩州第一家被認定為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的單位。
近年來,四川岷江物流有限公司以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為契機,充分發揮黨建紅色引擎作用,搭建了中歐班列(成都)國際木材集散中心、中國木材價格指數編制發布中心、四川木文化國際交流中心,該公司運營管理的青白江木材加工貿易示范園區經營效益不斷提高、業務規模持續擴大、交易額從18億元增長到連續三年超40多億元,占全國億元以上木材市場份額的12%。木材銷售輻射范圍從四川、西藏、重慶等6省擴大到全國的31個省份,木材外銷出省由1.9萬立方米增長到31.2萬立方米;累計發運中歐班列(成都)木材定制班列2541列103906箱,進口各類木材394.84萬立方米,進口貿易額41.85億元,上繳海關進口增值稅5.44億元。該公司效益顯著提升,實現了企業高質量發展,園區先后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認定為第二批“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被成都市人民政府認定為“成都市五星級現代林業園區”。
下一步,岷江國有林保護局將指導其變榮譽為動力,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帶領行業企業加快產業全面發展。
四川岷江物流有限公司以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為契機,充分發揮黨建紅色引擎作用,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密切與公司所在地方政府的關系,企地協同創新構建“3+3+3”運營制度,有效破解了“經營不佳、規模不足、貿易不暢”的木材產業發展難題。公司效益顯著提升,公司獲評“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稱號,公司獨資建設并經營的“國企自辦飛地園區”——青白江國際木材加工貿易園區,獲評“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成都市五星級現代林業園區”稱號,帶動了林業產品價值實現和地區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系統建立三種機制,優化園區營商環境。一是建立規范有序的招商工作機制,對內錨定目標強化招商激勵,對外實行減租、免租、搬遷補貼策略,吸引企業落戶園區抱團集聚發展;二是建立“政企分工協作”管理運行機制,厘清政府和園區的職能邊界,政府負責保障基礎配套設施、出臺激勵政策,園區負責針對商戶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務,打通經營管理“最后一公里”;三是建立黨建引領商企共建共享的協同發展機制,以“做優服務+做強黨建”為指導,先后組建園區綜合黨委、聯合工會等6個群團組織,發揮黨建紅色引擎作用,使群團活動開展有序有力,形成園區商企共商共建共享新格局。
科學搭建三個中心,解決商戶特殊需求。一是搭建中歐班列(成都)國際木材集散中心,針對園區商戶提供木材定制班列、供應鏈班列等服務,開創“中歐班列+園區”的中歐班列運行新模式,建立起全國唯一由專業木材園區搭建的具有影響力的“一帶一路”集散服務中心。成都班列從2018年3月開始發運木材以來,至2022年12月,共計發運木材定制班列2541列105359箱,進口木材400.36萬立方米,進口貿易額約42.43億元,上繳海關進口增值稅5.51億元。二是搭建中國木材價格指數編制發布中心,定期采集發布運維“大西南木材價格指數”,指數涵蓋建筑木模板、鋸材等6大類48個品類,是國家發改委認定的“中國木材價格指數”編制發布五大市場之一。2019年,園區將中歐班列的發運數據與木材價格數據相結合,發布了全國首個以進口木材銷售市場與“一帶一路”供應鏈物流服務相結合的國家級木材運營數據,成為調節班列發運供需的重要依據。三是搭建四川木文化國際交流中心。在省林草局的支持下,園區投資近600萬元,修建占地超3000㎡的木文化展廳,傳承展示中國木文化、四川林業文化、森工企業文化的歷史意義、哲學意義,向木文化愛好者提供參觀、體驗、文化合作交流空間。
全面創新三項服務,提升園區運營效率。一是創新“蓉歐+”貿易服務,通過中歐班列打通了上下游供應鏈,搭建起木材貿易服務平臺,幫助客戶解決貿易、運輸及資金方面的實際問題,吸引更多的優質貿易商入駐。商戶由300余戶增至500余戶,經營國際木材貿易的商戶由0增長至50家,商戶來源增長到20個省份,吸引來央企中林集團等木材行業資本落戶園區周邊,抱團發展。園區交易額從18億元增長到連續三年超40多億元,占全國億元以上木材市場份額的12%。二是推行“電子+”交易服務,針對商戶和買家溝通渠道匱乏、木制品特殊尺寸定制等問題,搭建木材交易“電子+”交易服務平臺,實現線上找商戶、找商品、找服務,及時交付客戶對木材加工貿易園區的定制委托。三是延伸“政務+服務”。深化“早介入早服務”理念,向地方政府爭取木材檢疫業務辦理權限,在園區設立木材檢疫行政審批事項辦證點,